首页
>社会经纬

2014

02/28

11:08:41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展示地名研究成果 传播地名文化知识(四)

 

※ 东营市地名文化建设作品之三——地名相声(3)
 
地名相声:村庄名称与姓氏文化
 
简介:这篇地名相声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详细列举了村庄名称由来与姓氏有关的21种分类。通过这种分类,能够让广大群众更好地理解村庄名称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姓氏文化内容。二是宣传地名文化知识。通过列举的133个村庄名称,并简述其名称由来,更好地宣传了地名文化知识。三是促进了地名工作的发展。只有非常熟悉全市村庄名称及其由来,才能统计、归纳、提炼出了与姓氏文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相声编辑。四是树立了典范的传播形式。以地名相声的形式,叙述村庄名称与姓氏文化,在全省、全国均属于首创。五是兼顾传统文化和知识的普及。文中提到了乡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长幼有序、禹姓来历、“棒槌”的解释、保甲制度等知识内容。
 
注:在正文中,红字表示村庄名称与姓氏有关的分类,蓝色表示村庄名称。
 
甲:我最近对东营市的村庄名称进行了研究。
乙:研究了什么内容?
甲:我发现有很多村庄名称,与姓氏有关。
乙:也就是说,这些村庄名称蕴藏着姓氏文化,是这样吗?
甲:是的。在全市1838个村庄名称中,出现了210个不同的姓氏,占旧版《百家姓》438个姓氏中的48 %。
乙:有哪些姓氏在村庄名称中出现的次数多呢?
甲: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王、张、李、刘、高,杨、赵、宋、陈、韩,前五名分别出现了115、75、70、59、31次,后五名分别出现了29、28、28、25、24次。
乙:你统计的够详细的啊。
甲:还有一些姓氏字在村庄名称中出现的次数也很多,但与姓氏无关。
乙:举几个例子。
甲:比如:家、庄、林、东、后。出现363次的“家”字、出现115次的“庄”字、出现38次的“林”字,都是作为村庄名称中的后缀(也可称通名)出现的;出现152次的“东”字和出现46次的“后”字,是作为村庄名称中的方位词出现的。
乙:不错,你统计的很好。
甲:东营市村庄名称中含有姓氏的情况,分为二十多种类型。
乙:一个一个地讲。
甲:首先,是以立村人姓氏加“家”、“庄”、“屋”、“寨”、“营”、“疃”、“宅”等表示村落的字为村庄名称。
乙:各举个例子吧。
甲:唐家村牛庄村王屋村成寨村张营村杜疃村梅宅村
乙:嗯,都有姓氏。有两个姓氏组成的村庄名称吗?
甲:有的,就是以立村人姓氏叠加或几个较大姓氏叠加为村庄名称。
乙:还真有啊?
甲:两个姓氏的村庄名称有孙路村兰赵村姜王村贾刘村武王村,还有鉴马庄王王庄,特别是王王庄,是两个姓王的人共同建立村庄的。
乙:有三个姓氏组成的村庄名称呢?
甲:有吴苟李村张潘马村高赵刘村
乙:四个姓氏组成的村庄名称呢?
甲:你就象葛优主演的电影《没完没了》,真是不怕麻烦。还五个姓氏组成的村庄名称呢?村庄名称长了没有好处,记忆和书写都麻烦。
乙:我就这么一问。不过,东营没有,不代表其他地区没有四个姓氏组成的村庄名称啊?
甲:你这样说,我想起来了,利津县盐窝镇有一个村庄是十六户人家共同建立的,同时也是十六个姓氏,不过村庄名称不是把这十六个姓氏连起来,而是叫十六户村1369年),来自山西洪洞县的移民。,他们都是明朝洪武二年(
乙:噢,是不是东营区的六户村也是这种情况?
甲:你脑袋瓜子转的挺快的。是的,六户村是因六个姓氏共同建立村庄而得名。
乙:我这么一提,你想起来了吧!
甲:针对你的良好表现,口头表扬一次。
乙:我接受表扬。
甲:呵,还真不客气。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地形特点为村庄名称的。
乙:举几个例子。
甲:刘坨村洼张村王岗村坡韩村宋圈村
乙:这些我知道。刘坨村就是刘氏立村,地形似坨子;洼张村就是张氏在低洼的地方立村;王岗村就是王氏在高岗上立村;坡韩村就是韩氏在荒坡上立村;宋圈村就是宋氏立村,为防止水淹,绕村筑坝形成一圈。
甲:毕家咀村崔家堤村李坝村寨王村张窝村
乙:这些我也知道。毕家咀村就是毕氏立村,位于一滩咀上;崔家堤村就是崔氏立村,位于一河堤上;李坝村就是李氏立村,筑坝占地,得名李家坝,简称李坝;寨王村就是王氏立村,筑有寨墙;张窝村就是张氏立村,搭窝棚居住,得名张家窝棚,简称张窝。
甲:你说的很对。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地质特点为村庄名称的。
乙:你说说看。
甲:王沙村宋沙村迟沙村
乙:王沙村就是王氏立村、田地是沙土质的。宋沙村、迟沙村也与此同理。
甲:你太聪明了。还有就是以立村人姓氏加邻近地理实体为村庄名称的。
乙:你说说看。
甲:崔湾村李沧村木李村
乙:崔湾村就是崔氏立村,靠近一湾;李沧村就是李氏立村,位于沧海的潮水浪头所止之处;木李村就是李氏立村,与木匠为邻。
甲:扈家滩村吴家庙村寺前杨村湾东刘村
乙:扈家滩村就是扈氏立村,靠近黄河河滩。吴家庙村就是吴氏立村,靠近一座庙。寺前杨村就是杨氏立村,在一寺庙前面;湾东刘村就是刘氏立村,位于一湾东侧。
甲:完全正确。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所从事行业特点为村庄名称的。
乙:还有这种村庄名称?
甲:油郭村薄窑村宋店村银王村船王村
乙:这些我也了解。油郭村就是郭氏立村,以开油坊卖油为业;薄窑村就是薄氏立村,以烧窑为业;宋店村就是宋氏立村,以开店为业;银王村就是王氏立村,以做银匠为业;船王村就是王氏立村,以养船为业。
甲:还有铁匠李村打渔张村簸箕刘村皂户王村巩家香坊村
乙:铁匠李村就是李氏立村,以打铁为业;打渔张村就是张氏立村,以打渔为业;簸箕刘村就是刘氏立村、以编簸箕为业;皂户王村就是王氏立村,以垒灶煮盐为业;巩家香坊村就是巩氏立村,以做神香为业。
甲:非常对。你这望文生义的能力还比较强。还有以立村人姓名为村庄名称的。
乙:你举个例子。
甲:王连村牟桥村黄店村陈金斗屋子
乙:王连村就是一个叫王连的人建立的村庄,牟桥村就是一个叫牟桥的人建立的村庄,黄店村就是一个叫黄店的人建立的村庄,陈金斗屋子就是一个叫陈金斗的人建立的村庄。
甲:你知道为什么有的村庄名称后面带“屋子”呢?
乙:我听说,村民迁此开荒,因条件简陋,多数情况下都是挖一个地屋子居住,以其姓氏称某家屋子,或是以其姓名称某某屋子,即使以后条件好了,仍称某家屋子,简称某屋。又因为东营市境域属于黄河淤积地区,所以逃荒至此或迁移至此开荒种地的人很多。
甲:你说的相当的好,再口头表扬一次。
乙:谢谢!
甲:咱俩别客气!还有一个特殊的村庄名称——郭明田村,是因村里修庙占用了郭明的田地。
乙:这个村庄名称挺有意思。
甲: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方位词为村庄名称的。
乙:都有哪些?
甲:东张中张西张南高北高前缪后缪
乙:这些都是立村人姓氏相同,根据相对方位区分的村庄名称。
甲:对的。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表示规模大小的字为村庄名称的。
乙:举个例子。
甲:大赵村小赵村大孙村小孙村大杨村小杨村大张村小张村
乙:这些也是立村人姓氏相同,根据村落的规模大小加以区分。
甲:对的。也有特殊的例子,如大许村小许村
乙:怎么特殊?
甲:许氏兄弟两人迁此立村,兄所建立村庄得名大许村、弟所建立村庄得名小许村。
乙:是有点特殊。长幼有序、贤兄惠弟,很有现实意义。
甲:另外,还有一个更加特殊的村庄名称——棒李村
乙:这是怎么回事?
甲:棒李村,是李氏立村,因村小人少得名棒槌李,简称棒李。
乙:这个我知道,棒槌是小的意思,但也有外行、头脑简单、直筒子的意思。
甲:明朝洪武年间立村时,还没有这么多含义,棒槌就是一家庭日用品,多用来捶打洗衣服。
乙:我明白了。
甲: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以立村人姓氏加“老”字和“新”字,来区别分支立村与原有村庄名称的。
乙:举个例子。
甲:老董村新董村就是这种情况。
乙:这个我有了解。董、王两氏迁此立村,得名董王庄,后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称新董家庄,简称新董;董王庄改称老董家庄,简称老董。
甲:是这个样子的。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村址周边动植物名称为村庄名称的。
乙:噢?
甲:张枣村高柳村棘刘村柏茂张村李鹊村
乙:这些我也知道。张枣村就是张氏立村,村址四周有很多枣树;高柳村就是高氏立村,村址四周有很多柳树。棘刘村是刘氏立村,村址四周繁生一片棘棵子(酸枣树),得名棘子刘,简称棘刘。柏茂张村就是张氏立村,村前一片生长茂盛的柏林;李鹊村就是李氏立村,靠近一片有很多喜鹊的树林。
甲:其他都对,就是棘刘村的来历不准确。棘刘村是王氏立村,后刘氏迁来合住,且家势繁昌,又因有一片棘棵子,得名棘子刘。
乙:是这个样子的。
甲:有些设立集市的村,以立村人姓氏加“集”字为村庄名称。
乙:你说说。
甲:董集村明集村刘集村延集村巴家集村
乙:这些好理解。
甲:村内建有楼房的,以立村人姓氏加“楼”字为村庄名称。
乙:你说。
甲:韩楼村周楼村李楼村
乙:这些也好理解。但我记得有一个叫坡楼的村,也是这种情况吗?
甲:你听说过《百家姓》里有“坡”这个姓氏吗?
乙:我没注意。
甲:是没有“坡”这个姓氏的。坡楼这个村庄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立村时盖楼房,恰逢下大雨,造成楼塌,人们戏称为破楼,谐音为坡楼。
乙:坡楼村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哩。
甲:广饶县丁庄镇位于小清河北岸多个道口处的村庄,以立村人姓氏加“道”字为村庄名称。
乙:你说说。
甲:王道村刘道村尚道村崔道村李道村缪道
乙:我听说,那里是一溜五道口,怎么不叫一溜五道,多了一个“口”字?并且还多了一个村庄呢?
甲:王道村是王家道口村的简称,刘道村是刘家道口村的简称,等等。并且前五个村均沿小清河一字排开,所以称一溜五道口。
乙:这个,我明白了。那还多一个村庄呢?
甲:因为缪道村距离小清河比较远、与其他道口村庄的村址没有在一条直线上排列,谈不上成溜,人们习惯上不计算在内,溜字有一种含义是沿着、顺着。
乙:这我就很明白了。
甲:广饶县南部沿淄河两岸渡口处的村,以立村人姓氏加“口”字为村庄名称。
乙:你说说。
甲:吕道口村王口村禹口村冯口村闫口村
乙:恕我直言,禹是姓氏吗?
甲:你太孤陋寡闻了,禹在《百家姓》中排第107位,列毛姓之后、狄姓之前。
乙:那神话传说“大禹治水”中的大禹是姓禹了。
甲:错,禹是人名,因治水有功,后人尊敬为大禹。那个时候,人们只有名,没有姓氏,后人以名为姓,才有了禹姓。
乙:我明白了。那东营区的史口村,是不是也是因为位于渡口处而得名的?
甲:史口村得名不是因为位于渡口,而是因为位于入海口处,;当时的海岸线是沿王岗村、沙营村、辛镇村、耿井村、史口村、南望参村一带分布。
乙:史口村的具体来历是什么呢?
甲:史口村,建于唐朝时期,因寺院得名福寿寺;宋朝更名为博昌镇;元朝初期,因位于赵家河入海口处、村内多史姓,得名史家口,简称史口。
乙:史口村还是千年古村哩。
甲:2012年7月,国家民政部在全国部署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针对象史口村这样的千年古村等,各种老地名进行普查、登记、宣传、申报等级、保护等工作。当然,这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的体现形式,凸显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
乙:我感觉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非常好,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进行搬迁和合并,怎样进行地名遗产文化保护应该提上重要工作日程。
甲:广饶县城以北附近、小清河以南一带,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旺”(谐音王)字为村庄名称。
乙:举个例子。
甲:唐王村苏王村宋王村田王村明王村
乙:为什么不是唐旺村、苏旺村,而是唐王村、苏王村呢?
甲:这是因为明朝初建立村庄时,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村庄名称的传播多是口口相传,以谐音的情况见多,也有后来书写方便的原因。
乙:村庄名称中的信息量还真不少。
甲: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保甲制度为村庄名称的。
乙:噢?
甲:东营区史口镇有个五甲王村
乙:这个我也知道。王氏立村,因清朝推行保甲制度,十五户为一甲,该村七十五户,正合五甲,得名五甲王。
甲:那你说说二甲张村是怎么回事?
乙:二甲张村与五甲王村不搭边。二甲张村是张氏立村,因其二子皆才貌出众,得名二佳张,后演化为二甲张。
甲:没有看出来,你知道的还挺多的。
乙:嘿嘿!
甲:不要骄傲自满。还有以姓氏加嘉言为村庄名称的
乙:说说。
甲:重兴李吴家旺
乙:都是兴旺的意思。
甲: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地片名为村庄名称的
乙:具体说一下。
甲:利津县城旧城区以东,以前处于同兴河与大清河之间,得地片名“夹河”。后来在此建立的村庄,多数以立村人姓氏加夹河为村庄名称。
乙:都有哪些村庄呢。
甲:王家夹河宗家夹河马家夹河张家夹河赵家夹河綦家夹河,还有大刘家夹河小刘家夹河大李家夹河小李家夹河
乙:这一片村庄还挺密集的哩。
甲:这里是河床冲积区域,土地肥沃。还有以立村人姓氏加后人从事的职业或官职为村庄名称的。
乙:你说说看。
甲:丁坊村刘官斗村都府李村
乙:这个我也知道:丁坊村是丁氏立村,有一后人在刑坊里做事,人们称其为丁家刑坊,后以其为村庄名称,简称丁坊。刘官斗村是刘氏立村,有一后人担任斗官而管理集市官斗,人们称其为刘官斗,后以其为村庄名称。都府李村是李氏立村,因其曾任道台,官衔与都督相仿,得名都府李,意为李都督的家府。
甲:不错。那你再说一说,都福李村与都府李村有没有关系。
乙:没有关系。都福李村,以做豆腐为生,得名豆腐李,后谐音、嘉言更名为都福李,意为李姓人家都有福气。
甲:有些村庄名称中的姓氏字,其实与姓氏无关。
乙:还有这种情况,你说说。
甲:比如:张郭村于林村二吕村公司村刘王村
乙:具体解释一下。
甲:也是因为口口相传、书写方便、谐音造成的。
乙:具体到每个字。
甲:张郭村原名张阁村、于林村原名榆林村、二吕村原名二闾村、公司村原名公私村、刘王村原名留王村。
乙:郭、于、吕、司、刘,这五个字是与村庄名称中体现的姓氏无关。
甲:还有花官村四段村黄坵村东关村花台村
乙:我几个村庄名称,我也有了解。
甲:你说说看。
乙:花、段、黄、关、台这五个字,只与其名称来历相关。
甲:你详细说说。
乙:花官村是因立村于一果树园北侧,春花秋果,得名花果庄,后演化为花官;四段村是因立村于一块分为五段的土地的第四段上;黄坵村是因立村于一黄土岭边;东关村是因立村于利津县城东关附近;花台村是因立村处地势高、生长花树。
甲: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哩!
乙:天生我才必有用嘛!
甲:你就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
甲、乙(合):谢谢大家!

 

※ 东营市地名文化建设作品之三——地名相声(4)
 
地名相声:村庄名称对对子
 
简介:这篇地名相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传播和普及地名文化相关知识。227个。二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包括中国梦、以和为贵、禁止铺张浪费等。三是创新地名文化新形式。包括村庄名称对对子、首尾接字游戏等。在对子和首尾接字游戏中出现的村庄名称有
 
注:在正文中,红字表示村庄名称对子,蓝色表示首尾接字游戏,下划线表示村庄名称。
 
甲:我最近发现,东营的很多村庄名称能对上对子。
乙:我也发现了。
甲:那咱就说说看。
乙:好的,请说。
甲:新村
乙:老庄。老对新、庄对村,新老交替、庄也是村。
甲:盐窝
乙:油坊。你是生活必需品,我也是生活必需品,缺了哪样吃饭都不香。
甲:茶坡
乙:草场。你是茶,也是柴草;你是荒坡,我是牧场。喝茶得用开水泡,没有柴草烧不开水,你也喝不上茶。
甲:行,给你增加点难度。南堤
乙:北坝。北对南、坝对堤。
甲:南堤北坝。我又修堤又筑坝。
乙:东营西寨。东西对南北,我又安营又扎寨。
甲:双李。李又是姓氏又是树。
乙:三柳。三对双、柳对李,柳也是姓氏也是树。
甲:双河
乙:三泉。你是河水,我是泉水;品茗冲茶用泉水最佳,味道才清香、芳纯啊。
甲:还难不住你了?再增加点难度。牛庄牛家牛圈门圈大牛这是五个村庄名称,我这里有四头肥牛。
乙:马村马楼马场牧场小马我这里有四匹壮马。我加个横批:牛头马尾。
甲:牛头马尾?这个横批不好,有个词语是虎头蛇尾,不是牛头马尾,改一个。
乙:牛欢马叫。
甲:这个横批也不好,有个词语是人欢马叫,也不是牛欢马叫,再改一个。
乙:牛肥马壮。
甲:这个还不错。我再出一个对子:东河口西河口,东西河口道口
乙:我对:南码头北码头,南北头立哨头你河口、我码头,你东西、我南北,你道口、我哨头。怎么样?
甲:你加个横批。
乙:四通八达。
甲:行,还真不错!我再出一个难度大一点的。叶家姜家林家杨柳家,家家康宁(杨家、柳家)
乙:花园菜园果园枣梨园,园园兆丰你是家,我是园,家园不分离;花对叶、果对林,你家家康宁、我园园兆丰。(枣园、梨园)
甲:再加个横批。
乙:健康生活农家乐。
甲:是真不错!还是农村生活环境美啊。
乙:那是当然,又有树、又有果,还有花,真是羡慕啊!长寿之乡都在农村呀。
甲:我出一幅对子加横批,你听好了:永和义和中和,和气生财;南旺张旺吴旺,旺气十足。横批:以和为贵。怎么样?又有和气,还有旺气,和谐社会更需要把经济发展搞上去。
乙:是不错,我也有一幅对子,你也听好了:陈家高家万家,家和万事兴,新张洼张三张,张扬中国梦。
甲:横批哪去了?
乙:横批:富强中国。
甲:好!有气势!这就是所说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家庭和睦了,才能把事业搞上去,大家才能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富强中国。
乙:有句话说的好:有爱大声说出来,有爱心就要做出来,遇到别人有困难就帮一把。同样道理,有梦想也要大声说出来,要让全国人民都为富强中国贡献力量。
甲:好!我出几个三个字的对子,考考你。
乙:你出吧,我洗耳恭听。
甲:望参门
乙:申盟亭。申对望、亭对门,都是历史故事。
甲:寺前杨
乙:湾东刘。你在寺庙前头,我在湾东边。
甲:也能讲得过去。铁匠李
乙:簸箕刘。你是打铁的,我是编簸箕的,你是铁制品,我是草木制品。
甲:佛头寺
乙:龙王庙。龙对佛、庙对寺。
甲:青边岭
乙:黄路台中合堂
甲:怎么还对出两个来了?
乙:这不显得我能力强吗?
甲:这样看来,我得进一步加大难度了,要不你小子要飘起来了。
乙:难度要大一点。
甲:东卧石西卧石,东西卧石石村石门都带石字。
乙:南陈官北陈官,南北陈官官庄官屋都带官字。
甲:房家车家梁家,家家福寿请户补户将户,户户德民我有房有车。
乙:石村梧村渔村,村村儒林田庄稻庄坨庄,庄庄民丰我给你提供石头、木头、土地、粮食,怎么样?
甲:少自满,加个横批。
乙:庄户人家集贤福祥
甲:行。再听着:南庄老庄坨庄芽庄五庄,庄庄太平;南亦太平,北亦太平,太平镇上话和平
乙:北户新户皂户补户九户,户户兴隆;东也兴隆,西也兴隆,兴隆街里谈友谊
甲:兴隆对太平、友谊对和平。对,这就是社会发展主旋律,既要搞好太平、和平,又要搞好经济建设,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还要与世界各国人民搞好友谊和团结。
乙:我出个对子,反过来考考你。大店大路大湾大夹河大桓台大学堂处处是大,我出手大方,我骄傲。
甲:小营小街小坨小宁海小码头小官庄个个是小,俺勤俭节约,俺谦虚。
乙:你来加个横批。
甲: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中央有规定啊,禁止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就是平常出差都有严格的吃住标准,就连基本的办公室面积,也开始查超标了,谁违反就查谁呀!
乙:对的,你讲的很对!
甲:赶紧出对子。
乙:吴苟李。
甲:高赵刘。都是三个姓氏。
乙:一溜五大营。
甲:一溜六屋子。
乙:一溜五道口。
甲:一溜四雷埠。
乙:一溜五斗柯。
甲:一溜六璩高。
乙:一溜五灶。
甲:一溜五燕。
乙:我连起来:吴苟李一溜五大营,走一溜五道口,过一溜五斗柯,开一溜五灶,香喷喷。吃不了哇!
甲:我也连起来:高赵刘一溜六屋子,上一溜四雷埠,登一溜六璩高,看一溜五燕,翩翩飞。风景美呀!
乙:我出个带数字的对子。
甲:你出吧!
乙:六股路
甲:三里庄
乙:双河镇
甲:三里庄。
乙:怎么还是三里庄呢?
甲:正好能对上么!
乙:三岔河口
甲:三里庄。
乙:怎么又是三里庄呢?我是四个字,你是三个字。
甲:三岔河口,可以简称三岔口,不就正好对上么?
乙:不带这么改的。还是你来考我吧!
甲:我来出个加试题。我从一到十,你从十到一,不能重复使用。
乙:好的。
甲:一村二甲张三佛殿四顷坝五甲王六百步七龙河八里庄九龙口十字井
乙:十里堡九户八吕七里六扣五县四图三岔二段一百零八亩连带着零和百都有了。
甲:不要骄傲。我再换种方式加试。你说几个正反读都是村庄名称的例子。
乙:立新新立高柳柳高李楼楼李东张东张
甲:停!还挺猛的,例子一举就好几个。我来个村庄名称首尾接字游戏:三顷三三段段河河王王沙沙营营子
乙:我对:四顷四四合合兴兴林林河河沟沟头头段段家。比你还多两个,嘿嘿!
甲:你再说一个看看。
乙:一千二二甲张张潘马马楼楼李李桥桥头王王屋屋子。还是比你多两个。
甲:看来,我不出绝招是不行了。我来个村庄名称首尾相接循环游戏:段河河沟沟头头段
乙:李家南西西高高赵刘刘草桥桥头王王李比你的多两个。
甲:王家灶灶户刘刘道道岔岔河河南寨寨王我还比你多一个呢。
乙:寺前杨杨柳柳高高斗斗滩滩东东卧石石碑碑寺又比你多两个。
甲:祝贺你顺利通过加试,充分说明你对东营的村庄名称非常熟悉。
乙:感谢你的夸奖!
甲:我出一幅对子,表达我的心愿:联合同合中合,合作共赢;协胜复胜新胜胜利前进横批:组团创业
乙:我也出一幅对子,表达我的心愿:仁义守义中义,义薄云天;同兴顺兴永兴,兴旺发达。横批:共创美好未来
甲:好,我们积极落实党的富民强国政策,组团创业,脚踏实地,共创美好未来。
甲、乙(合):谢谢大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