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推动社会组织蓬勃健康发展
近年来,泰安市立足全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以创新、规范、服务为着力点,扎实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服务方式,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和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2012年,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在全市科学发展观创新项目考核中被评为突出等次。
一、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提出除特殊领域和特殊规定外,将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年检、变更、注销,由民政部门直接受理,并对降低准入门槛、推进政会分开、突破“一业一会”、“一地一会”限制、推进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和政府职能转移、建立多层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强化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监管等作出明确规定,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市民政局正在协调出台《泰安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与管理办法》、《社会组织评估指标》、《关于转移政府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的意见》、《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等7个政策性文件,建立社会组织服务、政府转移社会服务与管理职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与管理项目3个目录,为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二、围绕推动政会分开,推进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进程。一是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化。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先后多次就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问题下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有效减少了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现象。截至2012年底,全市社会团体90%以上不与党政机关合署办公,99%以上建立了独立财务,行业协会95%以上无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兼职。2011年8月以来,全市新登记行业协会全部无公务员兼职,在行业协会兼职的公务员凡到届的全部退出。二是健全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成立与换届选举会议程序的通知》、《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制度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民主办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信息披露、财务管理、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社会组织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普遍年检的基础上,近3年每年确定40个左右的社会组织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先后向68个社会组织发出整改通知,给予停止活动行政处罚的17个,撤销32个。各县(市、区)依法撤销249个无办公场所、无活动经费、无专职人员、长期不开展活动和存在违法行为的社会组织。同时加强培训教育,由市财政出资,举办全市社会团体负责人培训班和社会组织会计人员培训班,提高社会组织依法办会能力。
三、围绕社会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公益类社会组织。以社会需要、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挥公益类社会组织在扶贫济困、救孤助残、助老扶弱、赈灾救援、助学支教和公益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申请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己取得相应执业许可证书的,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允许采取名称加“字号”的方式,成立多个业务范围相同或相近的慈善类社会组织,推动慈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小荷公益”、“泰山义工”、“爱尚公益”等组织,活跃在城乡社区,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地方公益品牌和文明创建活动主力军。全市登记职业教育类学校54个、民办学校83所、民办医疗机构35个、民办老年服务机构56个,缓解了居民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养老难等问题。
四、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培育发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在对农村经济协会和社区社会组织实行登记与备案双轨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泰安市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对城乡社区、乡镇、街道社会组织全部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与备案,支持乡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更好地在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方面以合法身份发挥作用。积极推动多层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努力解决基层社会组织能力弱、无场所办公问题。目前,市里正积极筹建市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泰山区在部分街道和所有社区建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其他县(市、区)均建立了2-3处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草根”组织提供住所、资金、项目设计和党建等服务。
五、围绕党的工作全覆盖,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经过建立体制、狠抓覆盖、健全机制3个阶段的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部门抓总、党工委负责、行业党组织主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认真做好行业和主管单位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符合条件的体育、慈善、律师、会计等行业和业务主管单位以及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委(总支)。积极推进“建组织、扩覆盖”活动,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67%。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建与管理工作联动机制,登记、年检时下达《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告知书》,督促建立党组织,取得较好效果。注重总结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成熟做法,借鉴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规范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肥城市向社会组织派遣党务工作志愿者,泰山区在城乡基层社会组织中建立“四缘党支部”,岱岳区在乡镇(街道)建立社会组织党总支,岱岳区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村协双融抓组建”等做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泰安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