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载济南八景的是成书于崇祯六年的《历乘》,稍后的《历城县志》则分别标出了“八景”之名,并在卷首刊出八景图八页,这八景是:锦屏春晓(龙洞)、趵突腾空(趵突泉)、佛山赏菊(千佛山)、鹊华烟雨(鹊山华山)、汇波晚照(大明湖汇波楼)、明湖泛舟(大明湖)、白云雪霁(珍珠泉)、历下秋风(历下亭)。史上名胜古迹多凑成“八景”。济南文化研究专家张继平先生表示,八景之说,源于宋代。当时有个大画家宋迪,擅长画平山远水。他曾将长沙名声画成八幅条屏,取名“潇湘八景”,许多文人墨客见到此画后无不倾倒折服。宁宗皇帝赵扩闻后亲自为“潇湘八景”逐景题诗,于是朝野轰动,各地各县无不效仿。“八景”成风尚,历经元、明、清而不衰。
——转自山东商报(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