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经纬

2012

03/09

10:00:04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不仅仅叫过历下和齐州 济南曾经叫“乐安”

  济南历史上有过许多名称,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名称是“泺”,后来又叫“历下”、“历城”、“齐州”等。鲜为人知是,历史上济南还曾经叫过十几年的“乐安”。

  西汉末年,济南人王莽建立新朝当了皇帝后,在大规模改变行政建制的同时,对政区地名也随心所欲地改变。据谭其骧《新莽职方考》,王莽改地名大多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他改变政区地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原地名改为带“亭”字的地名,“以应符命文也”;二是把原地名改为带治、安、宁、平、顺等字的地名,以寻求心理平衡,譬如,他把自己的老家济南郡,改为乐安郡,而把原来的乐安郡改成了济南郡,表明了他要使老家济南快乐平安的愿望;三是以善、美、信、睦、昌等字改名,以粉饰太平等。

  当时全国郡县易名者十之七八。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末103个郡国,王莽改了75个,占73%;县级1587个,改了730个,占46%;加上新设638个郡、县,使郡、县新名占原有郡、县总数的85%以上。其中,山东17个郡国有8个更名,县易名者更占绝大多数。例如,除把济南郡改名乐安郡外,他还把泰山郡刚县改成柔县,即墨改成即善等。

  王莽大搞改名风,常常是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岁复变更,一郡至易五名,而复还其故”,改来改去,结果有的又改成了原名。由于改得太频繁,把百姓弄得很糊涂,根本记不住,于是只好“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甚至出现了类似这样可笑的文字:“制诏陈留大尹、太尉: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 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 陈定,故梁郡。以封丘以东付治亭——— 治亭,故东郡。”以至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大规模民族战争。

  光武帝刘秀对王莽恨之入骨,他在平定天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莽划定的乐安和济南的称谓倒了过来,即把乐安恢复为济南,把王莽命名的济南恢复为乐安。王莽喜欢改名,当然也是有理由的,按他的说法,叫“制定则天下自平”。所以,钱穆先生说,“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种书生的政治”(《国史大纲》)。斯言诚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