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北
路名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从它身上我们可以认识一个城市的东南西北、历史典故和现代发展。路名建设也是市政建设之一,应当充分挖掘历史内涵和地理特点,以路名之美点亮泉城之美。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路名建设。比如,北京是中轴对称的历史文化古城:内九外七皇城四。东直门和西直门,崇文门和宣武门。这些地名既是地理坐标上的对应,也是古老皇城的缩影。又比如,上海是一座发射型的新型国际城市,全国各大城市的名称基本在上海的地图中都可以查到。而与我们相邻的青岛,著名的八大关以祖国的十大著名关隘命名,既有特色又有亮点。
其次,济南本身也有很多在我们记忆里抹不去的路名,让人听了一次就铭记于心。比如芙蓉街、剪子巷、舜井街、闵子骞路等等,我们爱惜保护这些地名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深究,结合数千年来的典故,从里面找出亮点,多一些凝聚多一些扩散,那是我们对于历史的记忆和遐想,置身其中仿佛穿越至那个古色古香的年代。
第三,济南路名应该和各区各地特色结合,商业区和文化区路名应该有所区别,农业区和工业区的路名也不必要求一致。应该具备雅俗共赏的品位、与时俱进的规划。
第四,集思广益,多种媒体手段共同规划新路名。政府搭建更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路名建设。借助报纸、网站、微博多种媒体共同推进地名建设。路名应该成为一把钥匙,使我们打开认识泉城之门。对于陌生人来说,来济南旅游先看电子地图,电子路名的规范和建设应该与实际地名的规范和建设是同步的,这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