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12

10/16

09:01:0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孟洛川与乐镜宇 济南老字号人物志

  一个是章丘土著,一个是京城阔少;一个开创连锁经营先河,一个勇闯世博会。孟洛川和乐镜宇,100多年来,关于他们的故事一直在济南坊间流传。

   一代大商孟洛川

  □吴越

孟洛川

  “我创立沃尔玛的最初灵感,来自中国的一家古老的商号,它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一种可以带来金钱的昆虫。”


  ——关于孟洛川,美国零售商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的话被广为提及。

 

    南有胡雪岩,北有孟洛川


  孟洛川在中国商业史上有两大杰出贡献:一是推广洋经土纬布,二是发明贷纱放织。


  对于他的贷纱放织,《剑桥中国晚清史》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一种看似简单,实际上功效很大的转手织布形式,简单地说,就是由瑞蚨祥布号统一采购棉纱(主要是洋纱),贷放给广大织户,统一质量要求和规格标准,织户织布后交给瑞蚨祥布号,然后由瑞蚨祥在全国销售,织户赚取相应的加工费。


  1851年,孟洛川生于济南章丘旧军镇,名继笙,字洛川。他从小非常聪明,但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算数、经营,有打算盘的天赋。


  孟洛川18岁时,开始掌管企业。从此,他便以东家身份常驻济南。他以周村的万蚨祥(瑞蚨祥前身)为基础,迅速建立起涉及绸布、茶庄、皮货、金饰等的庞大商业帝国。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分号遍布天津、青岛、烟台、保定、上海、沈阳等地,连锁店达26处,开创了连锁经营的先河。


  “南有胡雪岩,北有孟洛川。”胡孟二人是晚清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大商人,用现在的话说,前者属于金融资本家,后者属于商业资本家。胡雪岩辉煌一时,然而他的阜康连锁钱号最终烟消云散。而瑞蚨祥虽惨淡经营,却延续至今。

瑞蚨祥的故事仍在继续,孟洛川的故事则彻底完结

 


  孟洛川在经营过程中有“狠辣”的一面,有“孟四阎王”之称。和同样出自孟氏家族的隆祥西记之间的著名商战经常被人提及:为打压对手,双方从4分8开始,屡屡降价,最后不得不各派伙计悄悄到对方店里买回布匹,再回自己店里售卖。


  长期的价格战后,瑞蚨祥变得日益成熟。人们记得在济南商埠的瑞蚨祥老店,一进门就能看到专为顾客设立的茶座。茶的质量决不含糊,哪怕做的是一笔小买卖,赚不到一壶茶钱也绝不敷衍。在价格不稳定的年景,如果当天有顾客以8分一尺的价格买回了绸布,第二天又回来买同样的布,但这时的价格已经涨到了8分5,那么瑞蚨祥宁肯赔本,仍会以每尺8分的价格卖给这位顾客。

 

 

 

   乐镜宇:百年传奇“大宅门”

  □熊苇杭

  宏济堂的创始人乐镜宇,在一手创办、打理这家老字号的过程中,留下许多印迹为后人称道、镜鉴。

  

   一个“叛逆小子”的开山作


  电视剧《大宅门》中,男主人公白景琦和他的百草厅演绎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发展史,其原型就是济南宏济堂和他的创始人乐镜宇。


  乐镜宇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第12代孙,在众兄弟中他最不被父兄们看好,其叔乐朴斋曾对乐镜宇说:“将来不许你动草字头指药业 ,这行饭你吃不了。”本不愿意经商的乐镜宇受此刺激,反而下定决心,非要在药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私下向同仁堂的老职工请教,潜心学医。


  乐镜宇本人在北京没有参与同仁堂的经营活动,终日无所事事,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与一位叫杨士骧的交往较密。


  为了他的前途,1902年,乐家还是出资给他捐了一个山东候补道的官职,想借此将他支开。机缘凑巧,不久杨士骧被清政府放任到山东任巡抚,杨便告知乐镜宇,要他到山东开家乐家药店。于是,30岁的乐镜宇便自京城来到济南“候补”。因当时乐镜宇并未当家主事,没有掌管钱财,杨就动用府库官银2000两交其筹办山东官药局,并让其担任总办,又派一位经理沈锡五。1904年,杨士骧被山东御史上本参奏,其中一条即为动用府库银两官办私商,被免职调离山东,后府库官银如数收回,官药局倒闭。1907年,乐镜宇将官银缴还后,又斥巨资取得官药局的所有权,1907年,乐镜宇创办了济南宏济堂的第一个商号,后迁至院东大街23号,以后称宏济堂总店。


  济南开埠以后,中药行逐渐形成了三大帮派,即本地帮、北京帮和祁州帮。各帮派的药店遍布老城和商埠,各领风骚。其中,宏济堂在民国成立以后声名鹊起,成为“北京帮”的代表。
  

  不走寻常路:“世博会”上层路径


  乐镜宇之所以没有放弃官药局,一是因为济南已经开埠,人流日多;二是因为济南的中药市场十分繁盛。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济南就有了颐寿堂等中药铺。清初兴起的药市会,乃一年一度之盛会,为全国三大药市会之一。延至清末,中药行已位居济南“五大行”之首。不少中药铺都有独门绝技,如庆育堂的“至圣保育丹”、风生堂的“坎离砂”、至善堂的“朱砂拔毒膏”等,在民间均享有盛誉。


  宏济堂开业之初,生意冷清。乐镜宇独辟蹊径,于1909年在东流水今五龙潭公园内 设立了宏济堂阿胶厂。乐镜宇独创了“九昼夜提制法”,消除了阿胶的腥味。宏济堂生产的阿胶共12种,行销国内诸省以及东南亚各国。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宏济堂阿胶有两种分别获得优等金牌奖和一等银牌奖。在数年间,仅阿胶一项,就为宏济堂带来了丰厚利润。


  1911年,乐镜宇又在榜棚街设立了宏济堂栈房,一部分作为仓库,一部分作为炮制场所。1922年,栈房开始从事中药批发业务。至1934年,宏济堂的销量已高达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积累了巨额资金。1935年乐镜宇大兴土木,仅翻建东号和西号,就耗资10余万元。


  乐镜宇不是一个保守的人,深谙经商之道。当年,他根据药店发展实际,先后在济南最繁华的商埠区经二路开了两个分店,建筑虽不及老店精美,但形制相近,让人一看就知是宏济堂分号。

  宏济堂哲学:药性如人性


  宏济堂的经理人和店员,大都来自北京同仁堂。乐镜宇用人,有“五不要”,即不孝敬父母者不要,不忠实朋友者不要,对人无礼者不要,不讲信誉者不要,不讲仁义者不要。除此之外,乐镜宇还要求所有的店员均要熟背《药性赋》、《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典籍。在几十年中,宏济堂培养出了许多中医药人才。


  乐镜宇十分重视宣传,曾编印了《宏济堂药目》一书,并请清朝遗臣杨士骧、陆润庠写了序言。他还曾亲笔书写了广告语,印成单页广告,随药品发放。


  1936年,乐镜宇开始掌管北京同仁堂店务,后成为乐氏家族当家人。1948年以后,乐镜宇常住北京,让其子乐绍虞担任宏济堂经理。1953年乐绍虞病逝,乐镜宇派其长孙乐芝田接任宏济堂经理。1955年公私合营后,宏济堂几易其名。2002年,宏济堂被山东力诺集团纳入麾下,改名为“山东宏济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清末民初,真正给瑞蚨祥带来滚滚财源的,是官服和戏服生意。当时,北京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登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


  孟洛川不同于那些近代资本家,他商业中的赢利从来没有投入过再生产,而是全部用来购置田地,然后收取佃租。在瑞蚨祥最兴旺发达的时候,烟台、德阳所有的地几乎都是孟家所有。


  孟洛川年老后染上了挥霍的习惯,加上洋布倾销入中国,而孟本人又誓死不卖洋布,几乎所有的铺子都在赔钱。孟家再无力经营瑞蚨祥,只能将它转手易主。他不肯送子女上洋学堂,虽然身住在天津租界里,却仍在家里开私塾,直到上世纪20年代,孟小姐仍然裹着小脚。最后孟家两位公子抽大烟、玩女人、捧戏子,将家产败得七零八落。瑞蚨祥的故事仍在继续,孟洛川的故事则彻底完结。

 

  袁(世凯)父死后,他作“三多九如”贡席,亲往路祭;袁母出殡,他担任治丧总管


  孟洛川善于结交权贵,其中最著名者为袁世凯。


  在袁世凯做山东巡抚时,孟洛川便与其子袁克定的私交甚笃。袁世凯复辟时,他还是忠诚的保皇派,复辟典礼上袁世凯的一身龙袍据传就是瑞蚨祥做的。袁父死后,他作“三多九如”贡席,亲往路祭;袁母出殡,他担任治丧总管。袁世凯还任命孟洛川为参政院参政。


  除了结交袁世凯,孟洛川还多结交官府、军阀和新旧政客,或联姻成婚为“秦晋”,或结交拜把成“金兰”。孟洛川的长女,是济南高官沈延杞的儿媳,二女儿嫁入大总统徐世昌之门为妇,三女儿与南洋大臣张之洞之后结缡;法部侍郎王垿的女儿是孟洛川三子孟广址的续弦,济南大官僚何春江的女儿是孟广址的再续弦;孟洛川的孙女(孟华峰之女)是张宗昌军法处长白荣卿的儿媳,白的女儿又进孟家为妇,军阀曹锟、官僚陈钦等也都先后与孟家联婚为亲。


  成也官府,败也官府。1925年,孟洛川被张宗昌敲诈10万元,张宗昌滥发“军用票”,士兵以此买货,商家不敢拒收,收后无处兑换,成为废纸。1928年土匪张鸣九占据章丘,意欲抢掠孟家财银,孟洛川与族人约孙殿英部来章丘剿灭,但孟洛川不肯破钞,孙殿英部化装夜袭旧军镇,孟家细软被掠一空,孟宅被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