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立足县域特色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荣成市根据本地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加大基础保障力度,不断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一是坚持规划先行。针对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多的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重新调整城市社区规划。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布局,按照规模适度、生活便利的原则,全市规划建设310处中心社区,确定了社区规模、布点定位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细则。目前所有中心社区已建设完毕,实现了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城市社区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办公经费按每千户1万元标准核定,聘用人员岗位补贴按不低于威海市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采取财政投入、镇街分担、部门帮扶、社会援助、村(居)自筹等方式,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筹集建设资金2.2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7000万元。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对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建设单位按照与小区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配套、同步检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的原则,配套建设社区办公和综合服务用房,并做到建管同步。对原有城市社区,积极与相关企业、单位协调,通过对社区内综合用房进行置换、整合、调剂、小规模改扩建等形式,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不足问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已建成的3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均集“五室、两站、两超市、一广场”等10项功能于一体,为农村社区工作开展搭建平台。四是充实工作队伍。公开招聘城市社区居委会书记和工作人员,对年龄偏大、不适应工作的人员进行转岗。结合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拔“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人员进入村“两委”和农村社区工作,实现了“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的目标。五是创新工作机制。市、镇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社区,定期调查研究,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个社区安排一名镇街机关干部担任联络员,帮助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构筑起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管理服务体系。开展“企居联姻,共建和谐”活动,组织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对基础相对薄弱的社区进行帮扶,落实了包发展、包稳定、包整洁、包活动开展、包工作协调的“五包”制度。把社区党建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创建“社区党员示范岗”活动,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在农村社区中心村设立党总支,通过每周例会、定期培训等形式,充分履行集中议事、目标落实、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矛盾化解五项职能,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六是提升服务水平。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套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图书阅览等活动场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社区实际配套服务设施,满足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从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难题入手,在城乡社区设立慈善超市15处,为贫困家庭提供特惠商品。依托合作社为社员供应生产资料,提供政策性资金扶持,定期邀请专家授课,为群众增收致富搭桥铺路。
(荣成市民政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